今年以来,陇南市聚焦市场主体关切,精准发力,通过建机制、强监督、优服务、促规范,持续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建机制,完善制度保障体系
制度供给精准有力。印发《陇南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工作任务清单》,出台《破产企业不动产登记容缺受理工作实施意见》,制定《陇南市营商环境投诉处理工作规定》,建立健全破产涉税联动处理机制、营商环境投诉处理机制,重点破解投诉问题处理、信用修复等难题。
动态清理及时跟进。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法规规章及政策文件,严审增量政策文件82件,会审政策23件,评估县区文件270件,确保市场准入与经营规则公平透明。专项清理市、县区规范性文件,推动法规政策与市场需求精准适配。
横向联动协同高效。整合投诉监督平台与热线资源,实现涉企线索统一受理、高效流转、分类处置,构建跨部门协同治理格局。建立“府院联动”“府检联动”等机制,推动行政效能与司法效力有机统一。
强监督,破解企业急难愁盼
织密自上而下监督网。充分发挥省级线索转办平台作用,上半年全市共收到省级问题线索6件,办结6件,办结率100%,完善与市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问题线索办理衔接机制。共收到市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转交问题线索3件,已办结3件。
畅通线上维权渠道。市法治化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多源接收线索231条,精准受理涉企案件14件,为企业维权提供有力支撑。“陇商通”企业服务专线,话务接通率、满意率达到99%以上。
筑牢市场主体权益司法防线。聚焦涉企案件“挂案”清理,通过“自查+交叉评查+重点督查”,发现并处置刑事“挂案”线索8件。
优服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提升企业法治意识。以“优化营商环境 法治护航发展”为主题,特邀资深律师深入企业开展“民法典赋能”讲座等精准普法活动。
提供定制化法律智慧。深化“检联商会”机制,推行“重点企业检察官联络”制度,走访34家,解决诉求问题10件。建立市政府领导接访企业家绿色通道制度,引导律师深度参与“万所联万会”“法治体检”活动,今年以来走访民企142家,体检105场次,解答咨询435件/次。
强化司法保障效能。创新构建“123”审判管理模式;扎实开展“访企业、提建议、优环境、促发展”行动,主动对接企业127家,创新“七个一”服务;聚焦执行攻坚,强力启动“雷霆出击・2025”集中执行行动,全力攻克涉企“骨头案”“钉子案”。
促规范,打造执法透明环境
开展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和规范涉企检查工作。通过细化责任、规范主体、强化监督、优化培训、协同共治等组合拳,推动形成“程序规范、监管有效、服务精准”的涉企执法新格局。全面清理确认行政执法主体532个,确保执法资格清晰透明。
严把执法人员资格“准入关”。依托甘肃省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完成1369人次执法证件申领、换证审核,注销不合格证件65个,确保执法人员“持证上岗、亮证执法”。
执法能力系统提升。实施“全流程、全覆盖”培训计划,聚焦涉企检查规范、裁量基准、风险防范等实务,覆盖市县503个单位8614人次。四是典型案例精准指导。常态化征集发布涉企执法监督、乱罚款乱检查等典型案例,通过剖析总结,引导规范执法检查行为,提升精准度。
下一步,陇南市将持续推动法治理念深度融入营商环境建设全链条、各环节,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法治保障体系,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法治动能。
原文链接:https://www.gszfw.gov.cn/Show/451897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