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幅法治社会的“工笔画”:以公民法治素养为底色,精准实效的普法工作犹如神来之笔,笔锋所至,法治宣传与依法治理水乳交融、不分彼此。
这是一场春风化雨般的深度融合:精准普法的阳光雨露,让法治的种子在社会的肌理中生根发芽,在时代的脉搏里开花结果,让根系扎进现实的土壤。
“八五”普法以来,我区探索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模式:从法律常识的普及升维至法治素养的培育;从单一灌输革新为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的精准灌溉。这一切,只为实现一个目标:让法律条文被广泛知晓,让法治精神被真心认同,让法治实践被积极参与,最终让坚定的法治信仰在每一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以法塑行:深耕细作“普法责任田”
确定三类学法对象、明确自学为主、确定考试形式……我区推出的“1+3+X”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不仅解好“基础题”,也解好“拓展题”。
风云见砥柱,磅礴立主峰。
我区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群众为主”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自治区及27个市、县(区)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发挥职能,每年印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确保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完善制度规范,高质量完成《宁夏回族自治区法治宣传教育条例》的修订工作。持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等文件。将“八五”普法纳入法治建设总体部署、自治区效能目标考核、巡视巡察和领导干部年度述法、乡村振兴等考核评价内容。完善“四清单一办法”,细化普法内容、责任、措施和标准,明确考核办法。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和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干部学院等核心课程。推动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高校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积极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基层行”系列活动。组建宣讲团深入基层,累计开展宣讲活动3000余场次。
建立并落实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会议“导学”、政府常务会议“讲学”、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联学”、党员干部“考学”制度,“1+3+X”学法体系被全国普法办推广。自治区政府班子成员参加旁听庭审,示范带动全区各级国家机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参加旁听庭审1.5万人次,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持续保持100%。出台《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等3个清单,组织全区20.6万名工作人员参加“贯彻全会精神 提升法治能力”法律知识考试,其中3.5万多名领导干部参考。
以宪法宣传为重点,常态化开展“宪法之光 法治之路”等系列活动。通过社区“宪法角”等途径,实现宪法宣传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提升。创新构建“1+3+N”民法典宣传模式,联合27个部门实施“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部署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一月一主题”活动,通过“1+5+X”的工作模式,广泛宣传各行业各领域的法律法规。全面推行“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制度,全覆盖对全区各市、县(区)、部门(单位)开展履职报告评议,推动普法责任由“软任务”转化为“硬约束”。
以法润心:培育法治精神的沃土
“有什么不明白的法律问题,在治理中心就能弄得明明白白。”近日,家住中卫市沙坡头区镇罗镇的李某提及家门口乡村法治环境的改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样的感慨源于“镇罗镇订立村居‘法律明白人’培养计划,服务基层民主管理”的举措。
“把‘法言法语’转化成‘乡音土话’,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近日,化解一起邻里矛盾纠纷后,银川市西夏区“法律明白人”冯慧慧道出诀窍。
以民心为本,循法治而行。
我区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开发“宁夏法律明白人”精准培育信息平台,实现每个村有3名以上“法律明白人”。建立“1+N+X”工作机制(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X个普法志愿团队),针对各个领域开展分类培养。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实现全区中小学校、中职学校“法治副校长”聘任全覆盖,52.1万名学生参与“宪法卫士”学习。
探索“理论研究+阵地建设+文艺作品”的法治文化建设模式,举办“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法治精神”宁夏红色法治文化研讨交流活动。全区建成233个法治宣传教育基地、14个青少年法治文化教育基地,实现宪法、民法典主题文化阵地市、县(区)全覆盖,2766个村(社区)建成法治文化阵地,覆盖率达96.6%。
积极打造黄河法治文化带,建成中卫黄河法治文化园等17个区域性法治文化阵地。联合高校开展宁夏黄河法治文化研究,填补了黄河法治文化研究的相关空白。开展“法治护黄河”系列活动,创作了一批具有地域辨识度的黄河法治文化作品。打造“流动法治文艺舞台”,开展巡演280余场。成立“六盘山下石榴红”宣讲团,联动“8+X”宣讲队,开展“送法下乡”2000余场次。自治区本级组织培训500多名普法骨干,组建1216人的全区各级普法讲师团队伍。
以法铸治:深植融合共生的根系
“刚搬来的时候,村级道路没有硬化,垃圾到处都是,邻里纠纷也时有发生。如今,巷道宽敞整洁、邻里和睦,说理也有地方去,心里敞亮了,生活变得有滋有味。”谈起这几年的变化,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安和村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老党员王学德是从山区搬迁来的移民,他感慨地说:“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以来,村里实现硬化、亮化、绿化,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法治安社稷,德政润万家。
我区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累计创建全国示范村(社区)33个、自治区示范村(社区)50个。推进基层治理创新,在全国率先启动全区村务公开试点。全面厘清划定城市社区六类64项职责事项,出台社区治理“一书三单”等规范性文件。全面推广“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村民说事制度,乡村治理积分制、红黑榜覆盖率达85%以上。推动建成乡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43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2809个,行政村“一村一法律顾问”和乡村两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积极推进“法治家园”建设,将法治元素有机融入乡规民约、家风家训中。
针对青少年,建成153个乡镇(街道)未保工作站、2432个儿童之家,设立5所专门学校和1所专门矫治教育学校,量身定做法治宣传内容。针对老年人,依托社区、养老机构开展专题宣讲,联合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以案释法活动。针对军人军属,在全国率先启动“崇军行动”,全区17.6万退役军人实现普法宣传教育全覆盖。针对企业,推动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全覆盖。针对社团组织,开展打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建立“新就业群体—党员—企业党组织”诉求直通机制。针对网络媒体,实施“法律进网络”专项行动,印发相关文件协同开展文娱领域乱象治理等专项整治工作。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