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杨振宁教授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作为中国旅美科技协会(CAST-USA)的发起人和首任会长,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与感恩之情,追忆杨振宁教授对我们这一代旅美学子的关怀与指引。
1992年4月,我们9位志同道合的旅美学人萌生了成立中国旅美科技协会的想法,希望能为在美华人科技工作者搭建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怀着忐忑的心情,我联系了杨振宁教授,向他介绍了我们的构想。令人感动的是,杨教授不仅高度肯定我们的倡议,还欣然应允担任协会的名誉顾问。他的支持,成为当时协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

1992年5月初,7名留美博士和2名硕士在美国新泽西州召开旅美科协筹备会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掀起了留学热潮,数以十万计的大陆学子远渡重洋赴美求学。经过多年的拼搏,许多人完成了学业,进入美国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从留学生成长为专业人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急需既了解西方先进科技与管理经验,又心系祖国的桥梁人才。21世纪是科技,管理和人才的竞争,21世纪的国家安全是经济安全。毫无疑问,数十万旅美科技专业人士是中国参加21世纪的国际激烈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宝贵人才资源之一。

杨振宁教授敏锐地意识到这一历史机遇,他鼓励我们:“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大学取得博士学位还不够,还应该到科研院所和公司工作,才能真正掌握前沿技术和发展方向。”他强调,无论最终选择回国还是留美,中国留学生都应当以自己的方式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
杨振宁教授的远见卓识深深影响了我们。在他的激励下,中国旅美科技协会不仅成为在美华人学者交流学术、分享资源的平台,更成为连接中美科技合作的重要纽带。他始终相信,海外学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能以不同的方式回馈祖国。今天,当我们回望那段岁月,杨振宁教授的谆谆教诲犹在耳畔,他的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将继续指引我们前行。
杨振宁教授虽已离世,但他以及老一辈科学家们对海外学子的关怀、对科技报国的期许,将永远铭刻在大家心中。愿先生的精神长存,激励新一代华人学者为科学与民族的未来不懈奋斗。



今天的我们,籍以此告慰杨教授在天之灵:中国旅美科技协会在您和陈省身教授、吴健雄教授、李政道教授、朱光亚教授、周光召院长、宋健教授、李远哲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支持下,按照中国旅美科技协会创会的三大宗旨:促进旅美学人之间专业信息和专业知识交流及事业发展;促进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推动及协助中国(包括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与美国各界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工商合作;为旅美学人提供联谊与叙情的机会,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旅美科技协会已经发展成有十几个分会和上万名会员的最具影响力的旅美科技社团之一,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撰稿作者: 周华康博士 系中国旅美科技协会发起人、首任会长
编辑整理: 刘玺东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