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救助让大病家庭生活有保障
家住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大码头街道金花坪社区的袁某,前不久被确诊为癌症,经历了手术和多次化疗,高额的医疗费让原本困难的家庭不堪重负。资阳区民政局在与医保部门共享“高额医疗支出预警”数据时,发现了袁某自付医疗费用异常情况。核实袁某的家庭情况后,资阳区民政局迅速启动救助程序,将袁某和正在读初中的儿子纳入低保边缘家庭保障范围,并协助其申请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治病压力很大,原本都打算不治了。后来,民政部门和社区的工作人员经常来看我,鼓励我不要放弃治疗。在他们的救助帮扶和暖心关怀下,我才卸下心里的包袱。”袁某对记者说。 袁某一家能够及时得到救助,是资阳区“高额医疗支出预警”信息共享机制发挥作用的生动写照。今年以来,资阳区民政局打破部门数据壁垒,按月筛查民政保障对象、防返贫监测对象、稳定脱贫人口的医疗费用情况,重点对自付费用超过7000元的困难群众与自付费用超过2万元的普通群众实施动态监测。通过“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破解传统救助模式信息滞后的难题,实现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暖心转变。目前,资阳区民政局已接收医保部门推送的数据近700条,实施社会救助150余人次,发放救助金15万余元。 资阳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政介绍说,为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的精准度和时效性,资阳区已常态化汇集区级12个部门的19类低收入人口相关数据,形成以基本数据为核心、专项信息为补充的立体化数据库,构建了“预警推送—主动核查—精准施策”全链条救助机制。
原文链接:http://mzt.hunan.gov.cn/mzt/xxgk/mt/202511/t20251121_3385349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