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的刺激下,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应运而生,然而近期连续曝出教育机构跑路的新闻,如何规范各类教育机构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将孩子送去培训学校学习已成为现代家庭教育投资的热潮。在消费的刺激下,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应运而生,飞速发展。2020年,年入30亿的17年老牌培训机构优胜教育倒闭,数万消费者预交费用无法退回,教育机构频跑路,如何规范各类教育机构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一次性预付费享受赠送”是绝大多数教育培训机构选择的销售模式,为节省费用,消费者一次性缴纳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培训费的情况十分常见。在培训机构收取高额服务费用后,消费者却对后期配备的师资水平、教学质量甚至后期课程能否按时完成都无法把控。由于缺乏资金监管体系,消费者的预付费可能被培训机构挪用,后期培训机构经营不善倒闭或者卷款跑路,消费者难以维权。
针对此类问题,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出台相关意见,规范预收费,根据2018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规定,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或通过拆分合同等形式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培训费一般应于临近培训课程开班前收取,不应过早提前收取。虽早已有明确规定,但现实中部分培训机构往往会依据课时收费,而设计的总课时涵盖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这样做就规避了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三个月时间的政策要求,培训机构预收费问题未被实际解决。
除了预付费纠纷,教育培训消费还存在虚假宣传、培训质量参差不齐等各类纠纷。当下最紧迫的是尽快将教育培训机构纳入立法,制定专门法律法规,从源头上加强对教育培训机构的治理,防止后续消费纠纷。根据实际制定教育培训机构办学标准,各培训机构设立需依法注册备案;同时与金融部门开展合作,通过建立学杂费专用账户、严控账户最低余额和大额资金流动等措施加强对培训机构资金的监管;建立违规失信惩戒机制,将违规机构和负责人纳入“黑名单”,严格规范教育培训机构行为。
除了国家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教育培训机构予以严格规范,广大消费者也需提高警惕,在购买教育培训课程时尽量选择正规培训机构,查看机构资质、经营信息,了解运行状况;签订合同时理性思考,仔细查看合同内容,特别注意违约条款、免责条款,避免一次性支付大额费用;妥善保存相关合同文本、交易凭证,与教育培训机构产生消费纠纷时,可到教育主管部门投诉、也可申请仲裁或到法院起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