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研究

    小心藏在快递单里的“福利”

    来源:福建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2-06-24

      扫码能抽奖?扫码有惊喜?记者调查体验后发现全是“套路”——

      小心藏在快递单里的“福利”

      □记者 洪凌霄

      不知从何时起,快递单上出现了二维码小广告。“别扔!扫码抽取5.67元”“1元抽手机”“免费抽1箱方便面”“免费抽3双保暖袜”……这些字眼不一而足。然而,消费者扫码后,真能领到免费“福利”吗?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广告”来得猝不及防

      2022年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明确指出,2021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1085亿件,支撑网络零售额接近11万亿元。如此高速发展的快递业务背后,广告生意也正在逐渐催生,但其广告的形式却让人有些目不暇接。

      比如,有些平台会在快递车上打上一些广告,有些电商平台会在快递单上打一些红包广告……有些人看到了其中有利可图,将一些灰色广告缩小成二维码融入到快递单上,使快递单成为了他们的一张“名片”,送入千家万户……

      今年1月18日,“快递单上的这种码不要扫”的微博话题冲上了热搜,当天阅读量高达9500万次。事情起于安徽省消保委发布的一则警示,指出快递单上的二维码小广告并不能确保真实性和安全性,可能还会被违法获取个人信息。目前,消费者多半是看到快递广告上带有“免费抽”“待领取”“1元抽”等字样的二维码,拿起手机扫码,然后一步步被二维码中的内容骗取财物或身份信息。

      据了解,安徽省消保委对1111份快递单样本进行测试、统计和分析后发现,674个样本中含有二维码小广告,占比高达60.67%。其中,出现最多的广告是某平台的“天天领现金打款秒到账”活动,占比39.32%。

      家住漳州的小林是一名“95后”,网购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乐趣。快递单上悄然出现的二维码广告,也常常闯入她的眼帘。近日,她因为看到一则扫码抽取现金的广告语后,便以为是官方活动,扫码领取所谓的电商平台红包。

      但事实是,网页中的红包并非都是电商平台的红包,而多是所谓的抽奖界面。而此类领现金活动需要不断邀请好友助力、获取抽奖机会,然后通过抽取金币、幸运值等方式不断地循环积累、兑换,才能达到凑足提现金额的条件。调查发现,有人邀请了近20位好友助力后,依然没能提现,但因为大家都下载了此类APP,算是为该APP进行了免费推广。

      在几次宣传广告语为“待抽取2瓶洗手液”“别扔!扫码抽取5.87元”“抽取保温杯×1”“免费抽3双保暖袜”“待抽取1个电水壶”等二维码扫码活动中,好奇的小林均参与了抽奖,但从未抽中过以上广告语中的任何一个奖项,所谓的奖项都带有明确推广目的,并没有什么奖项真正是广告宣传文字中提到的“免费”。

      “我抽奖前还先填写了详细的个人信息,现在回想起来有些懊悔,不知道会不会泄露。”小林回想起自己的扫码经历有些不忿,“以后不会再因为贪小便宜而去扫这种未知信息的二维码了。”如今,小林经常跟朋友揭露此类欺诈广告,防止他们受骗。

      小林只是无数个被这类二维码广告“围猎”的对象之一。幸运的是,虽然被套取过身份信息,但目前为止似乎并未对她造成更大的损失。但是,还有些快递二维码广告可不会这么“温和”。如今,诈骗技术越来越“高超”,使得许多网友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这些二维码背后既得利益者们收割的“韭菜”。

      “割韭菜”的“套路”不断

      为了体验快递单上的二维码广告的真实性,2月19日,记者在漳州一快递驿站中找到几件包裹快递单的红包二维码进行扫描。其中一个快递单上写有“抽华为手机”字样的二维码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经扫描后出现的是一个名为“取件福利社”网站。但奇怪的是,大转盘的抽奖选项里并没有所宣传的华为手机,而是福袋、洗手液、0.3元红包、吹风机等物。

      经过反复几次点击“抽奖”后,记者转到的均是“福袋”选项,即一些商品优惠券。这些优惠券仅能用于购买某品牌白酒,且使用后还需要填写姓名、手机号等信息才可以领取商品。

      为免个人信息遭泄露,记者选择退出了填写个人信息的网页。看来,此类二维码广告看似有“福利”,实则系吸引消费者消费。

      经过梳理,记者发现有几类常见的“割韭菜”模式。

      一种就是小林遇到的,利用优惠去套取用户身份信息的广告,这种快递单上是比较常见的广告。通过诱惑性的宣传语,诱导网友扫描二维码,领取所谓的“红包”“优惠券”、“手机靓号”等。

      还有一种,就是捆绑式下载各类软件的广告。很多电脑用户都体验过这种捆绑式下载软件的经历,由于不细致观察,当在某平台下载所用软件的同时,也会自动勾选其他应用,从而连带着将其他应用一同下载。

      如今随着时代发展,这种捆绑式下载软件的模式更加“简单化”。当网友扫描快递单上的二维码广告后,发现扫码的内容与快递单上宣传的文字内容不符后,通常会点击“退出”按钮欲退出该界面,但实际上,“退出”按钮就是平台“精心”设置的“下载”按钮。

      当点击该按钮后,界面会自动下载捆绑式的软件。“如果这类广告背后的平台方‘有良心’,那么只会让网友的手机里出现一些无用的App。如果是不正规的平台方,很有可能会植入诈骗App以及偷网友手机流量的App,甚至可能会造成用户经济损失。”业内人士如是说。

      消费者小袁就有这样的经历。她告诉记者,此前曾在快递包裹上看到了贴有诱惑性的广告语,便以为是官方的广告,扫码领取所谓的电商红包。但她扫码后出现的是一个游戏下载界面,当小袁点击退出选项时,不但广告页没被关掉,手机还自动下载了一堆奇怪的软件。

      最后一种常见的模式就是,让网友深陷小游戏“提现”陷阱的广告。这类广告多以小游戏的形式出现,表示会给予玩家一定的现金奖励,比如玩了多少关卡后会送给玩家几元钱,但当用户想提现的时候,系统多会提示游戏内要累计一定的金额门槛才能提现。后续系统不但不会让玩家提现成功,还会让玩家无可避免地观看一些小广告,从而实现平台所谓的广告创收。

      快递包裹被谁盯上?

      显然,快递的流动性强、传播广、难以追查,让基于快递的一些灰色生意有了强大的传播链。

      “那个是假的,别去扫。”近日,一位快递驿站的负责人见记者对快递单上的“扫码红包”好奇,好心劝告记者。

      “谁贴的?”记者问。

      “不知道,但这个很明显是发货那边过来的,要么快递公司,要么驿站。”“一切都是利益使然,利用了人们贪便宜的心理。”这位驿站负责人告诉记者,快递单广告的产业链其实很简单,首先是广告商与打广告的客户签单,然后快递员负责设计和分发二维码广告贴纸。分发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广告商与快递驿站或快递员合作,另一种则是商家和广告商合作,这两种广告合作模式在快递圈内已经屡见不鲜。

      事实上,关于广告的来源,众说纷纭。在安徽省消保委对快递单“广告”来源的调查中,快递公司、购物平台和菜鸟互相推诿——各大电商平台认为“广告”来自快递公司;各大快递公司反映初始快递单是空白的,没有任何“广告”,快递单中的“广告”是在卖家打印环节产生,所以问题在电商平台或卖家,与他们无关;而菜鸟方面表示菜鸟上门取件包裹上是没有“广告”的,电商平台卖家发出的包裹,都是卖家与快递公司直接合作的;驿站工作人员及快递小哥反映他们打印的快递单中不含“广告”……

      既然快递单“广告”印制的位置是在快递公司提供的快递单上,如果没有快递公司允许,并且提供这样的“广告位”,这些“广告”又怎么能出现在印有快递公司商标的快递单上呢?究竟是谁在快递包裹上张贴“小广告”?

      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访漳州市的几家菜鸟驿站。对方均表示二维码来自打印机系统自带的模板,网点控制不了。一些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不必理睬此类“福利”,“没听说有人扫出过礼品”。

      之后,记者又联系了快递广告商。对方表示只要合法,什么形式广告都可以,“不仅仅是快递单上的二维码,包裹内也可以”!

      而其投放的形式大致有两种,一是与快递员或驿站合作,当然这种行为是被各快递平台明令禁止和打击,但仍会有人抱着能赚则赚的想法,以身试险。他们会将广告商准备好的带有二维码的广告贴纸贴到快递包裹上。还有一种,就是广告商直接找到商家这个源头,让他们在发送包裹时,在包装内安置广告图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未经权利人明确同意,不得以传单、电子邮件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生活安宁。《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经营者提供的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显然,在快递单上发布的二维码广告,诱导消费者扫码,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其行为已涉嫌欺诈;而诱导消费者填写个人信息,则侵犯了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受保护的权利。

      其实,不管“广告”发布方是谁,未经消费者同意,都不应该在给消费者的包裹上推送“广告”。快递公司有义务、有责任在为消费者提供包裹运输服务过程中加强管理,未经消费者同意不得擅自推送广告,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值班编辑:林少颖 审核:方琮 高奇


    原文链接:http://www.pafj.net/html/2022/fazhishiping_0222/1530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