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北京市东城区政法机关在市域社会治理工作中把党建引领作为根本,以共建共治共享作为路径,将“五治融合”(政治、自治、德治、法治、智治)作为抓手,把以人为本作为重点,积极打造“大城善治·四合一家”新时代首都核心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体系,构建起“党群合、资源合、德法合、民民合”的新时代首都核心区善治格局。
近日,北京市东城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献森接受法治日报社的高端访谈,畅谈东城区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设想,《法治参考》刊登记者专访文章。
记者:东城区近年来在市城社会治理创新方面有哪些经验和启示?
陈献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网格化管理”源于东城,凝聚着东城人的智慧匠心。我们的市域治理现代化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必须”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启示:
一是必须把党建引领作为根本,强化多元治理。
把彰显党的政治特征作为根本路线,把加强党组织的建设摆在首位,把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作为灵魂,把党建引领贯穿各方面各领域。
二是必须把共建共治共享作为路径,强化统筹治理。
统筹政府、社会、市场三大主体,统筹自治、法治、德治三大动力,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区、街、社区三个层级,共同建设治理体系、实施治理活动、分享治理成果。
三是必须把“五治融合”作为抓手,强化源头治理。
坚持源头治理与专项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相结合,把工作基础聚焦到预测预警预防上,创新完善基层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
四是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重点,强化智慧治理。
把群众对国家安全、社会安定、生活安宁的新期望、新期待、新期盼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化新技术,拓展现代科技手段与市域社会治理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记者: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东城区打造出了“大城善治·四合一家”模式,其内涵特质和理念有哪些?
陈献森:东城区积极构建“大城善治·四合一家”新时代首都核心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形成新时代超大城市治理“枫桥经验”的东城样板。其内涵特质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首都核心区的区位实际和区情特点,以“合”为主线,以风险防范、纠纷和解为切入点,以“资源整体联动、风险动态感知化解一体推进”为工作抓手,以“守牢政治引领制高点、夯实自治强基立足点、强化法治保障关键点、找准德治教化结合点、撬动智治支撑创新点”为根本方式,努力构建“党群合、资源合、德法合、民民合”的新时代首都核心区善治新体系。“大城善治·四合一家”有“四大理念”:
一是统筹安全发展理念。
运用发展成果夯实维护核心区安全稳定的实力基础,创造有利于核心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稳定环境,形成发展和安全协调共进、互促双赢的良好局面。
二是坚守人民至上理念。
把民心民愿作为第一信号、安民利民作为第一选择、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全方位提升守护百姓和顺、保障群众权利的层次和水平。
三是强化主动塑造理念。
充分发挥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持续完善“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等治理渠道,积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机制,努力在首都核心区“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久业”。
四是秉持联动融合的理念。
更加注重资源联通、信息互通,力量统筹、综合施策,程序对接、工作联动,部门协作、条块互补,线上线下一体互动、相辅相成,不断增强核心区市域社会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记者:“大城善治·四合一家”已成为新时代超大城市治理“枫桥经验”的“东城样板”,在日常工作中采取了哪些做法?
陈献森:“大城善治·四合一家”有四大做法:
第一,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形成全域共治的“引力场”,实现“党群合”。
一是建立“一中心、五级、多元”的纠纷化解“责任链”。以街道党工委为中心形成“街道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院落党小组——党员”五级联动的基层党组织架构,推动基层党组织有机嵌入群众组织、社会组织、企业组织。
二是激活基层党组织的最小红色“神经元”。把红色基因注人“红砖阵地”“流动议事厅”等各类社会基层组织,培育更多的“党建带头人”和“治理明白人”。
三是探索“余晖卫士”工程。成立北京市第一家区级睦邻公益法律服务项目“法治直通车”,发挥公检法等政法单位离退休党员积极作用。
第二,以统合为手段、以科技为支撑,打造矛盾化解的“终结站”,实现“资源合”。
一是以智能化运用提升决策科学性。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对网格、胡同、街区的重点人、重点事重点地区、重点组织进行全方位监测,推动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型。
二是以共享融通提升治理协同性。系统整合“社区汇聚”、信访系统等多渠道线索,搭建“金水桥边市域社会治理数智中枢”,实现系统联通、网络畅通、平台贯通、数据融通,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工作协同。
三是以大数据分析提升风险预见性。分析潜在风险因素、预测危险指标趋势,对矛盾风险作出定性定量分析和分级分色预警,完善感知、预警、指挥、行动、反馈工作机制。
第三,以秩序为抓手、以聚力为路径,唱响刚柔并举的“和谐曲”,实现“德法合”。
一是创新调解处置机制。在离百姓最近的地方特色化打造“矛调处置实体化中心”,融合公检法司等专业力量及行业自治组织、职业律师、公证处、心理咨询等社会力量,推行一体化调解处置模式。
二是突出法治思维。健全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构建“15分钟服务圈”,积极融入保市场主体“紫金服务"品牌,持续做好望坛、南中轴路等重大项目建设的风险评估和法治保障。
三是坚持以规立德、以文养德。修订“居民公约”,大力举办以弘扬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等为主题的“道德讲堂”,积极开展“身边好人”“北京榜样”推荐评比,广泛宣传东城区丰富的红色文化和优良的历史传统。
第四,以善治为准则、以参与为核心,增强共建共享的“粘合剂”,实现“民民合”。
一是打造“家庭和”。倾力打造“正阳未检”等工作品牌,深入开展精准帮教罪错未成年人、保护救助未成年被害人。加大家庭暴力打击力度,持续开展“三八维权周”等系列活动。
二是打造“邻里和”。实施“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的“五民群众工作法”,发挥“法苑民家”“小院议事厅”等群众共治平台作用。
三是打造“街区和”。打造“东城守望岗”,招募“小巷管家”参与平安建设工作,组建“家园规划师”等自治队伍,打造“和谐街区”。
记者: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难点问题?东城区将通过哪些工作进行再构建再深化?
陈献森:与新时代新要求、核心区应有的一流标准相比,我们仍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在基层基础方面,存在区域失衡保障不力的难题。各街道地区之间的治理水平和创新力度不均衡,资金、人员、能力等制约因素仍然较多。二是在治理效能方面,存在风险隐患复杂多变、群众诉求多元多样的挑战。特殊的区位决定小隐患、小矛盾一旦处理不慎,就可能触发社会风险“易燃点”,引爆社会舆情“爆发点”,越过社会承受“临界点”。在更高起点、更广领域,开创更富实效、更具活力的新局面,是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东城区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是通过顶层设计再优化,强化组织领导、责任考评和工作保障“三大机制”的支撑作用。
在组织领导机制方面,充分发握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领导小组的牵头抓总作用,加强建章立制,加速推进试点项目、重点项目,实现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同时,把市域社会治理成效纳入平安建设考核,健全督促整改和责任追究制度,以此完善责任考评机制。在工作保障机制方面,不断加强社区工作者、网格员队伍职业保障,建立长期稳定、可持续的经费保障机制。
二是通过工作内容再强化,抓好“五大风险”的防范化解。
其中,以维护政治安全为根本,加强情报搜集和预警处置,全力核查涉恐线索,建立起完善的工作体系;以保障社会治安为重点,打造网上网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一体的社会治安防控新格局;以化解社会矛盾为底板。运用“长安指数”分析和开展常态化矛盾风险的排查评估工作,全面加强对信访联席会议机制的支撑,完善各类调解联动工作体系;以强化公共安全为红线,围绕闪送、网约车等新业态,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加强应急处突规范化建设,织密应急动员、响应和服务网络;以守护网络安全为支撑,加强网上意识形态斗争,持续深化“净网”行动。
三是通过治理体系再健全,明晰“三个层级”的运行模式。
其中,区级加强总体统筹,构建“矛调处置一体化模式”,依托“金水桥边市域治理监测指挥平台”,创新“平安指数”考核体系,加强督导问效,压实市域社会治理之责,通过统筹解决市域社会治理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问题,提升精准发现问题、协调处置的能力;街道加强资源整合,推广“四合一家”试点经验,做强市域社会治理之核,通过推动朝阳门等试点街道边实践边创新边提升,扩大品牌的带动力、辐射力和影响力,优化和重塑街道力量架构,完善各类服务管理平台,培育多元治理主体;社区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社区汇聚”项目,夯实市域社会治理之基,通过广泛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和志愿者队伍,推广“社区汇聚”项目实践成果,实现“网格化+社工+科技支撑”的升级。
四是通过治理品牌再建强,擦亮东城“四合院”的金字招牌。
积极借鉴“四合院”理念,与“大城善治·四合一家”市域社会治理工作模式深度融合,将“东城守望岗”“小巷管家”“板桥卫士”“小院议事厅”“薄荷茶空间”“家和万事兴”“五民工作法”“和立方”诉源治理等一系列基层治理创新模式,进一步科学优化、系统整合、整体提升,打造新时代首都核心区市域社会治理特色品牌,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东城智慧”及“东城样本”。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