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研究

    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必须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来源:新疆平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3-07-26

      

      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指引,也为我们深入推进文化润疆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实践路径。

      文化润疆是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立的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内容;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视察工作时指出,要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润疆。自治区党委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紧紧围绕从根本上切实解决政治认同、人心向背的问题,扎实推动文化润疆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不断夯实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思想根基。

      特别是今年以来,召开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暨“新疆是个好地方”旅游推介会,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建设新疆非遗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举办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搭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大舞台……我区以大思路大手笔谋划文化润疆各项工作,在不断满足各族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积极探索深入推进文化润疆的有效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刻把握“五个突出特性”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要求,紧密结合新疆实际,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文化润疆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凝聚起建设美好新疆的强大力量。

      深刻把握“连续性”。我们要坚持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加强新疆历史研究和宣传教育,加强考古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向各族干部群众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国心、中华魂。

      深刻把握“创新性”。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所在。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采取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手段,促进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旺盛的生命力。

      深刻把握“统一性”。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我们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挖掘和充分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全面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普及使用,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打牢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实基础。

      深刻把握“包容性”。开放包容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华。新疆作为多元文化荟萃、多种宗教并存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包容性特征十分明显。我们要积极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稳步推进新疆伊斯兰教中国化,巩固发展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把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深刻把握“和平性”。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新疆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在展示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上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弘扬丝路精神,持续深化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用好中国—亚欧博览会等平台载体,持续加大“请进来”“走出去”力度,生动鲜活讲好中国新疆故事,展示中国新疆美好形象,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没有文化的自信自强,就没有新疆的长治久安。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丽征程上,让我们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作,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疆贡献,奋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篇章。


    原文链接:http://www.xjpeace.cn/content/2023-07/24/content_4680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