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理论研究

    以共享理念推动银发经济发展

    来源:广东省民政厅 作者:佚名时间:2024-08-16

      伍小兰

      人人共建、人人共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共享注重解决社会公平公正问题,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在发展银发经济中,用好、用活共享理念,可以为“人民需要”与“发展供给”之间的矛盾提供价值选择和理念指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备老、养老、享老的美好生活需要。

      树立共享理念,强调人民主体性

      共享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最终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遵照共享理念的人本要求,银发经济的发展并不只是简单地促进消费,而是要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银发经济发展的各环节,促进老年人的功能发挥和价值发挥。

      当前,各地已经出现一些创新性探索,如河南新乡建立了以积分为纽带的养老服务异业联盟,老人可凭养老积分卡在异业联盟内的医疗、商超、金融、养老、家政等机构享受费用减免等优惠。老年人获取积分的渠道除了消费,还可以通过参加志愿服务、社区活动、文体活动等多种形式获得,如开展的矛盾调解、孝亲敬老、邻里互助等行为都可转换成一定数量的积分。可见这一模式的最大亮点就是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让老年人成为价值创造主体,在共建中各尽其能,在共享中各得其所,才能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共享原则,强化发展长效性

      共享是共建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我国老年人口体量大,养老消费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特点,需要动员政府、市场、社会的广泛参与,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促进银发事业产业协同。这就要求以共享理念统筹政府、社会、市场等资源,既要明确各方主体责任,有效发挥各方的积极性,又要有效整合各方行动,形成多方供给、协同共建、权责明晰、统筹推进的发展新格局。

      在制度机制方面,要以事业为基础,为产业提供有力支撑,要明确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坚持分级分类保障,侧重满足老年群体的基础性养老需求。在社群机制方面,要完善共建共享的社会参与机制,发挥社区组织、社会组织以及老年人自身在为老助老中的积极作用,降低服务成本、推动供需精准对接。在市场机制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推动银发经济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拓展共享思维,增强发展协作性

      激发和拉动银发消费需要秉持共享与协作理念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我”的专享转向“我们”的共享。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我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40万个,养老床位超过800万张,成为我国体量最大的社会服务设施。提高设施活力和利用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这些养老设施与社会系统、与其他年龄人群的联系,营造人人都能互惠参与的发展环境。

      例如,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可拓展设置社区食堂、咖啡吧、儿童活动场地等,通过设施和服务共享,加强与社区居民的联结。养老机构则可将闲置养老床位对年轻人开放共享,鼓励年轻人以志愿服务形式抵扣房租,这样既可减轻他们租房的经济负担,也可让养老机构更富有生机和活力,吸引更多老年人入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举措,有助于扩大全社会对于老年人以及养老服务行业的关注、了解和支持。探索实施土地多功能复合利用,积极推动“一老一小”服务设施由专建单建转向共建联建,丰富健康、养老、托育的小微服务业态,满足社区居民和家庭就近就便、一站式服务需求。

      总体而言,在推进银发经济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深化共享意识,拓展共享思维,促进协作共享式消费,一方面促进社会资源的共享和优化,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优质、便捷、安全、实惠的服务和产品;另一方面通过互惠共享,使不同年龄人群融入银发经济活动当中,形成更强劲的银发经济发展动力。

      (作者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健康研究所研究员、老龄健康政策研究室主任)

      


    原文链接:http://smzt.gd.gov.cn/mzzx/llyj/content/post_447827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