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评论员
“又是一年重阳日,户户孝老爱亲时。”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重阳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银龄行动”老年志愿者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向全国的老年人致以诚挚问候。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提倡孝老爱亲,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规划部署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强调要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从出台《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专项规划,到多措并举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壮大,再到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我国不断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积极营造关心老年群体、重视老龄事业的浓厚氛围。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养老护理“一员难求”等难题逐步凸显,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迫在眉睫。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2.97亿人,占总人口比重21.1%;65岁以上人口超过2.17亿人,占比15.4%,老龄化呈现出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的形势和特点。对此,必须坚持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这一全局性、长期性重大国家战略,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聚焦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完善政策举措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特别是要强化对特困、低保、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兜底保障,把老年人生活保障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
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既要高度重视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又要看到老龄化蕴藏着新的发展机遇。如今,面向亿万老年人及家庭的银发经济,正在成为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支点,成为兼顾当前与未来、促进民生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动能,成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的新支撑。因此,要将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充分运用数字技术赋能银发经济、便利老年人生活,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广东是人口流入大省,人口基数大,且增速较快,共有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1716万。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广东抢抓战略窗口机遇期,大力促进老年人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社会保障、社会参与、权益保障等统筹发展,着力推动全省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要看到,目前仍然存在着养老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城乡区域之间发展水平不均衡等短板弱项。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通过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办好“民生十大工程”“十件民生实事”等,不断强化“老有所养”的服务保障、“老有所依”的资金保障、“老有所为”的制度保障,更好满足全省千万老年人口需求,不断培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目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0岁左右,提高到78.6岁,为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提高职业健康创造了良好条件。不久前,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正式出台,为一些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的老年朋友继续发光发热提供了更多可能、更大空间。广大老年朋友也要继续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发挥专长、回报社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贡献“银发力量”。
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全省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好老龄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持续增进老年人福祉,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在广东大地蔚然成风。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