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地方动态

    那些被遗落人间的天使,在这个“家”里长出“隐形的翅膀”

    来源:重庆市民政局 作者:佚名时间:2024-12-10

      “姐姐,姐姐,你是来看我的吗?”

      市第二社会福利院新入职的小徐,被颐康园休养区一群热情的残障服务对象们包围着。他们与小徐素未谋面却十分热情,其中一位对象因为没有得到及时回应,着急地流下了眼泪。

      “他们都很脆弱的,缺乏安全感,经常会哭。”残障服务对象们那种迫切的被需要的感觉让小徐内心五味杂陈。

      在很多人固有印象中,社会福利院的工作就是管理孤残对象的生活。成立73年来,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已从最初的单纯供养转变为集“养、治、教、康”于一体的综合性福利机构,为残障服务对象进行康复治疗,创造条件增强残障人员的社会适应能力,让他们拥有健康、阳光的人生。

      01 院里的他们

      都是折翼的“天使”

      目前,市第二社会福利院集中供养特困人员700人,其中残障服务对象511人,占服务对象总人数的73%。

      “院内集中供养的特困人员中年龄最长的已有104岁高龄,最小的才刚满18岁。”市第二社会福利院院长谢怡介绍,其中残疾人居多,分别患有不同程度的智力残疾、精神残疾、肢体残疾、多重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语言残疾等。

      谢怡说,经常有很多社会爱心人士前来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开展志愿活动,捐赠爱心物资,为院内对象讲述外面的世界,但始终无法让他们切身体会到真正的回归社会是什么感觉。

      02 关爱“天使”的他们

      都是最温暖的存在

      “喂,我们是重庆爱心义剪团,这个月我们准时来!”

      “您好,我们是明星粉丝后援会,想代表社会团体献出一份爱心......”

      日常工作中,市第二社会福利院总是能接到许多爱心电话。经常还没到节假日,就有许多爱心人士计划来院为对象们庆祝节日,为他们带来爱意与温暖。

      一直以来,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得到了政府不少的政策支持,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怀帮助。2024年,来市第二社会福利院看望服务对象们的社会团体、个人近400人。

      “福利院的孩子,总是懂事的让人心疼。”重庆爱心义剪团团长吴和勇,从事理发超过二十年,已经有十几年的义剪经历了。

      “记得第一次在福利院看到小昆(化名),他才几岁而已。十几年的接触,他也成为了我心中牵挂的人,所以我每次去给他剪头发时就带些礼物给他,给他讲讲外面的世界。”吴和勇说。

      

      

      近年来,社会团体、机构、志愿组织与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建立了长期共建关系,与社会搭建起了爱的桥梁,让爱与美好从四方涌入。

      重庆树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李明贵在院成立非遗技艺教育指导点;中国古法编结非遗传承人杨玫老师在院定期授课;与巴南区图书馆合作开展残障人员手工艺品义卖活动,设立“萤火小铺”;与重庆动物园、重庆汉海海洋公园、重庆轨道集团等合作开展“欢乐星期四”游学活动;以残疾人为主体的“萤火志愿服务队”与百节社区居委会合作开展关怀社区独居老人项目,帮助残障人员寻找自我价值。

      03 做勇敢的自己

      走出福利院的第一个孩子

      2024年,有个叫小渝(化名)的孩子,成功走出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家门”,奔赴外面的世界。

      小渝刚出生时,双目失明被父母遗弃,成了孤儿。16岁那年,小渝转住市第二社会福利院。在工作人员的支持和帮助下,内向的小渝逐渐敞开心扉学习唱歌,慢慢地小渝成了大家口中的“院内专职歌手”,只要有活动和晚会,工作人员都会让他参加,他也特别乐意。

      后来,小渝开始对盲人按摩感兴趣,打算学习专业按摩。“学习按摩后可以自食其力,靠着自己的双手去社会上打拼。”小渝说。

      2023年5月,市第二社会福利院为小渝制定了外出就业实施方案,通过“一人一策”的个性化服务,助力小渝实现梦想。

      2023年6月中下旬,小渝顺利完成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指导中心主办的2023年重庆市盲人初级保健按摩培训,并提前适应了院外生活。

      2024年,小渝在院外就业一年有余,经过深思熟虑后,他主动提出解除供养关系,正式回归社会生活。经过市第二社会福利院专业评估,且尊重小渝个人意愿,现在他已经正式走出“家门”,离开“父母”的怀抱,作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员,靠自己劳动生活。

      “我不觉得累,我最喜欢烘焙了。”烘焙室里,29岁的小昆正在准备次日主题活动需要的泡芙、雪花酥等甜品,只为了给即将来看望他们的市儿童福利院的“爸爸妈妈”们送上最香甜的礼物。

      小昆是一个智力二级残疾人员,但他一直爱好学习烘焙,每次活动都主动包揽甜品台的筹备工作。

      “小渝是我们的榜样,希望我也能拥有一项专业技能,让自己走向社会。”这是小昆多年的心愿。

      一直以来,市第二社会福利院致力于为对象们打造“养、治、教、康”一体化服务模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机构合作开设教育培训班3个,链接院外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指导中心3家,院内设立辅助性就业岗位7类,协助30名青年残疾对象参与辅助性就业,确保其达到回归健康、回归社会的目标。


    原文链接:https://mzj.cq.gov.cn/sy_218/bmdt/mzyw/202412/t20241204_1385760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