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文化是连接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阿坝州民政局全面贯彻州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和阿坝州文旅大会精神,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地名工作全过程,围绕做深做实生态文化旅游大文章,聚焦“五个之州”,以推动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为目标,着力提升乡村地名建设水平,加强地名文化保护传承,为阿坝文旅高质量发展贡献民政力量。
以挖掘推广地名文化为根本,促进文化交流、传承“地名文化”精神。把“文化”二字贯穿地名管理、服务、保护、传承、利用全过程,挖掘柴门关、红原等13个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体现地方历史文脉的优秀地名,申报省级地名保护名录3个,目前已在公示阶段。制定《阿坝州地名文化与文旅融合发展的互动研究》课题方案,围绕“净土阿坝、久远地铭”展开20万字《阿坝州地名史话》撰写工作和《循着地名游阿坝》13个系列视频制作,深入挖掘阿坝地名文化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发挥地名品牌价值,通过地名与农业发展相结合,探索“地名+农产品推广”模式,助力“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建设,会同相关部门塑造“茂县花椒”“汶川甜樱桃”等品牌,提升产品市场价值、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以实施地名保护行动为关键,传承历史文脉、重温“地名文化”经典。文化是地名的灵魂,地名是文化的载体,全州对《地名管理条例》等法规及地名备案公告进行宣传培训15次,开展地名文化进军营活动2次,发放资料2000余份,覆盖8000余人次,保障了地名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及有效保护。赓续“茂县瓦尔俄足节”“四姑娘山朝山会”等传统民俗活动,活态传承文化历史、展示地名文化。积极引导乡村百姓和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宣传保护等工作,将芦花会议、巴西会议、红军长征纪念碑等红色地名资源优势转化为红色教育资源优势,运用媒体讲好地名文化故事,配合省文旅频道拍摄专题片11期,不断丰富“阿坝”内涵,力求做到“有名有实”。
以开展乡村著名行动为重点,激发社会活力、守好“地名文化”阵地。地名标识品牌建设的核心在于挖掘和利用地名所蕴含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价值,提升社会功能、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自开展“乡村著名行动”以来,全州系统梳理排查有地无名、多地重名、地名不规范等问题,依据标准地名编制标准地址,规范设置村牌、街路巷牌、楼门(户)牌等标志,共设置乡村地名标志29块,安装门楼牌15323块,采集录入国家地名信息库乡村地名27522条,完善上报3315条地名信息数据库。目前,全州乡村地名文化已成为乡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乡村地名及其标识的广度、精度、密度基本适应乡村治理需要,乡村地名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