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民生资讯网!
  • 当前所在:首页 > 民生访谈

    “最美基层民警”:南京路派出所教导员张冉

    来源:天津长安网 作者:佚名时间:2022-06-23

      

      张冉,男,汉族, 46岁,一级警督,中共党员,1995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天津公安和平分局南京路派出所教导员(原劝业场派出所副所长兼社区警务队队长)。曾3次荣获“天津市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1次荣获“天津市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2017年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获“津城警星”称号。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7次。

      这是片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街,早已远去的租界年代给老街遗留下了浓重的异国色调,时光又把这层色调磨旧、揉皱、催老,便有了老街今日的模样:装饰着华丽的廊柱和雕刻、却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的洋楼,造型典雅而墙壁已然斑驳朽损的日式木质建筑,迷宫般曲曲折折又四通八达的小街和胡同。走在狭窄的街巷里,本已逼仄的空间随处可见凌空架设的、巨大的暖气管道,那是天津市政府针对难以改造的老旧城区推出的送暖入户惠民工程。基础设施老旧、生活环境脏乱,加上交通极其不便,经济条件稍好的当地住户大多已经搬离,老街的街面上、胡同深处租住着大量外来商户和打工者。昔日的租界地面,如今成了城市底层民众的汇聚之地。

      老街有个在天津响当当的名字:劝业场街。46岁的张冉就在这片街区干了20年的社区民警。20年里,张冉先后辗转过三个派出所,责任辖区始终不离这一片;4年前,他被提拔为劝业场街派出所副所长,分管的还是这一片的户籍工作。在这片街巷里走访、转悠,成了张冉20年来每天的固定动作。这爿老街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目睹着这位步履从容、一脸和蔼的汉子从一名青涩稚嫩的警校毕业生,逐渐成长为一位深受社区群众喜爱的中年警官,也见证了他和这片街区的居民们共同度过的20年时光……

      大杂院儿里的情份

      初当片警,张冉负责的是一片叫做“芦庄子”的辖区。

      今天的天津地图上已经没有这个地名了。芦庄子是劝业场地区的棚户区,也是穷人最多、最乱的区域,住着城市里没啥正经职业的“下九流”人物,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便出生在这里。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口的增多,棚户区自我膨胀、扩大,到上世纪90年代,发展成一片由大杂院和违章建筑构成的旧平房区。

      第一天跟着师父下辖区,张冉就傻眼了:这哪里是居民区,分明是诸葛亮的八卦阵啊!眼前的小胡同儿羊肠般细细弯弯又密密匝匝,张冉跟着师父七拐八绕,走着走着就晕头转向、东南西北莫辨、不知身在何处了。

      师父说,这个地方,外人没当地人领着,很难走得出去。整整俩月,张冉没敢独自个下辖区。他请熟悉情况的同事陪着,探路、摸地形、研究路线,“攻克”这片迷宫般街巷的道路,成了他这个新片警的第一课。

      还好,这第一课并不算难,下足了功夫,这片密匝匝的小街也就渐渐在他脑海里归置清楚了。紧跟在后头的才是难题,那就是怎么才能敲开大杂院儿里居民的家门,尤其是敲开他们的心扉,让他们接纳你,肯配合你的工作。

      这是个光下笨功夫不管用的技术活儿,菜鸟片警张冉,很快便吃了一次亏。

      芦庄子有户居民私自养了条狗,没办证。不想这狗扰民,被举报到派出所。张冉便上门做工作,劝他要么办证,要么把狗送人。苦口婆心地劝了半天,这位老哥爱搭不理,张冉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便有些着急,话越说越重,到最后,差点没和人动手。

      末了,狗证是办了,人也得罪了。得罪的不光是养狗老哥一家,大杂院里啥事都藏不住,他家左邻右舍们见到张冉,也满脸的“惹不起、躲得起”,“不欢迎”仨字儿就差写脸上了。

      这一鼻子灰碰醒了张冉:显然,光凭满腔热情和勤快,是干不好社区民警这份工作的。怎么办?没别的辙,只能是边干边观察、琢磨。

      好在张冉有个非常聪明的脑袋,和一颗特别细致的男儿心。琢磨到最后他得出了结论:要让社区群众打心底里接纳你,你自己先得努力做个有亲和力的人。

      他开始认真学习地道的天津本地话,因为他发现普通话太过官方和正式,会让街巷里的大爷大娘们对自己生出距离感,感觉不亲近;他用心熟悉和掌握各家各户情况,尤其各种细节,以便在走访中能随时找到有针对性的话题,和人家能聊得起来;跟群众拉家常时,留神说话的方式和分寸,绝不“哪壶不开提哪壶”;探讨话题,注意给对方留有余地,不能给人挤兑到墙角、让人下不来台;有年轻女性独自在家的,尽量避免单独上门,防人家忌讳,也防别人误会……

      都是些很琐碎的细节,而就是这些细节,一步一步拉近了张冉和辖区群众的距离。

      人心换人心,心扉敞开了,张冉感受到的是大杂院儿里的百姓们截然不同的另一面:简单、朴实、热心,你真诚相待,他们便倾情回报。天天在胡同儿里转悠的张冉,记不清从哪天起,变成了居民们嘴里亲亲热热喊着的“小张儿”,那语气跟招呼自家人似的;大爷大娘们越来越乐意见着小张警官来家串门,渐渐就连在街巷里碰上面,也得拽住聊上几句,才放他走;张冉去谁家核实点情况,没等找见正主儿呢,邻居先竹筒倒豆子噼里啪拉,一五一十来龙去脉,数说得清清楚楚;张冉重点盯着的那些爱惹是生非的“刺儿头”,偶尔有个把敢出言不逊的,边上马上有大叔大爷指着他脸喝斥:跟人小张说什么呢你?对方立马老实了。

      最令张冉感动、也最让他心里踏实的是,不管发生什么突发事件,他绝不愁自己身单力薄,这片街区的群众,随时随地,个个都是他的后援。

      一个冬天,张冉走访到一户人家,正撞上一入室偷盗的贼,那贼一见警察转身就跑,张冉一把揪住他衣服,不料那是件滑不溜丢的“滑雪衫”,一下没抓牢,被那家伙蹿出老远。张冉追呀追,跑出老远终于把贼摁在了一堵墙前,此时两人都已气喘吁吁腿脚发软,再没一丁点儿力气。危急关头,张冉大喊一声:“大伙儿快出来帮我抓贼!”听到动静的周边住户们一听小张警官的声音,互相招呼着、抄上家伙就从胡同里涌出来,男女老少一共十来口子,七手八脚帮着把贼给制服捆上了。

      张冉印象最深的是个跑回家喊来他爸帮忙的小男孩儿,“小张叔叔您坚持住,我这就喊我爸来帮您!”小家伙边跑还边焦急地回头安慰他,那冻得红红的小脸蛋儿至今清晰可见地留在他的记忆里。

      芦庄子今天已经不复存在,那一大片旧平房于2003年被拆迁,盖起了楼房。然而它至今栩栩如生地、充满温情地存在于张冉的记忆深处。他忘不了那片熟悉、亲切的大杂院儿,忘不了那些视他如自家孩子、他称呼他们“叔”和“姨”的大爷大娘。五年的日夜走访,那片街区他已经熟悉得就像自家的院落,闭上眼睛哪是哪也分得清清楚楚。出现在街上的陌生人,形迹稍有可疑,他上前盘问个两三句就能看出是否心怀不轨。师傅曾经的告诫“要想辖区不出事,就得穿上警服每天去转悠”,他不仅铭记在心,并且不折不扣地做到了。他在芦庄子五年,这里从未发生过重大恶性案件,刑事案件(多为盗窃)加上治安案件(多为邻里纠纷)年均在十起以下,年年名列全所各责任区前五名。

      临搬迁那几天,张冉去转悠得格外勤,忙着搬家的人们依依不舍地向他道别,有位大娘见到他抱着不撒手,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说:“小张啊,这一走以后就见不着你了,大娘真是舍不得啊!”

      “这就叫做情分啊!”张冉暗暗在心里对自己说。

      网络上的片儿警

      依依不舍告别了芦庄子,张冉又迎来了滨西社区,他片警生涯的第二个责任辖区。

      比起棚户区芦庄子来,滨西社区的情况要好得多,这里的居民大多有固定职业,也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治安状况相对较好。而此时的张冉已经是位颇有经验的片警,接手工作比初到芦庄子时要顺手多了。

      那几年正是互联网在中国大地飞速发展阶段,网络技术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人们的工作、生活领域。张冉也在工作之余,抽空自学了个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文凭。他本能地觉得这门新技术早晚用得上。

      正巧劝业场街道给滨西社区下拨了一台崭新的电脑,居委会沈主任便央张冉帮忙制作了个社区服务性质的网页。张冉小试身手,很顺利做出来,也就把这事撂在了脑后。

      2006年,和平分局为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工作,推行片警进驻校园制度。滨西社区有所天津市第11中学,为方便掌握学校治安动态,张冉做了个警民联系信箱挂在校园里,请学生们有情况或者问题及时写信反映。转眼两个月过去,张冉每天都去查看信箱,却一封信也没等来。他挺纳闷,便去问学生,学生们告诉他:“这年头谁还写信啊,男女同学之间连传纸条儿的都没了,大家都在网上聊天互动呢。您瞧学校边上的网吧,生意多火!”

      张冉一下恍然大悟,他马上想到自己为居委会制作的那个社区服务网页,灵机一动,如果做个校园服务网页,不就也能和师生们在网上互动了么?想到便动手,他自掏腰包租下服务器空间,设计网页、编辑内容:法制宣传、防范知识普及、案例分析,再添上块留言板,天津市第一个“校园电子警务室”诞生了。

      消息一公布,学校师生一传十、十传百,校园电子警务室的点击浏览量迅速破万,留言板也渐渐写满了学生们的留言,有问候,有好奇,有提问,张冉很开心地一一作答。这效果,比他期待的还要好!

      有条留言让他意识到有情况——

      一位网名叫“英儿”的小姑娘,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个专门对女孩袭胸的变态男,她既害怕,又羞于向家长启齿。无奈之下,匿名在网上向警察叔叔求助。

      张冉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一起潜在的犯罪案件。以他的经验,犯罪分子对不敢反抗的弱者,往往会变本加厉。如果不尽早解决,可能会出大事。他连夜作了回复,指点“英儿”如何应对,和“英儿”沟通的同时,组织力量连续两个多月加强了对学校周边的治安巡查。此后,“英儿”姑娘再没露面,校园和周边也重归风平浪静。

      此事令张冉暗暗有些吃惊:这小姑娘连父母都不肯吐露的事,却在网上毫无保留地告诉了素不相识的自己,这固然是出于对民警的信任,但应当也因为互联网隐匿了她的身份,保护了她的隐私。互联网在人际沟通上无可比拟的优势令张冉心中震撼,也让他看到了它在警务工作中的巨大潜力。很快,他又创建起“社区电子警务室”,开始尝试利用网络把工作触角延伸到社区的各个角落。

      这种探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而不断“花样翻新”,并一发不可收:2008年他开通“我是片儿警”博客,利用写博客的方式宣传治安防范知识和技巧;2009年开设“社区综治微博”,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2010年他创建了社区警务QQ群,尝试用网络保持和辖区群众的紧密互动,不久又开通了个人微博“开心的片警”;微信流行后,他又尝试起了微信警务室。

      网络警务探索很快令张冉在实践中尝到了甜头。一天,居民小宋找到他,说媳妇儿扔下两个月大的孩子跑了,日子没法过了。这事儿比较难办,帮找媳妇不难,难在得人家肯回来。张冉便问小宋,你媳妇有QQ号吗?小宋说有。拿到号码,张冉在QQ上找到了小宋媳妇,一聊才知,原来是小宋赌输了钱,两口子大吵了一场,加上成亲时没摆酒,少妇心里本来就有疙瘩,一气便离家出走了。张冉问她人在哪,少妇死活不肯透露,整整磨了两个小时,才松口说出了地点。张冉马上电话通知了小宋。

      这场QQ调解就发生在张冉巡逻途中,整整两个小时的手机交流,张冉手指头都摁麻木了,事后回想起来挺自豪:这可是头回利用网络成功调解居民纠纷呢!

      就这样,在网络上调解纠纷、为居民提供各种服务,逐渐成了张冉的工作常态。

      这年冬天的一场大雪过后,辖区一个院儿里的两户人家闹起了矛盾。其中一户前不久刚出于好意给坑洼不平的院子铺上了瓷砖,没想到雪后的瓷砖地面又湿又滑,邻居张奶奶出门时滑了一跤。张奶奶一家便坚决要求把瓷砖撤了,铺瓷砖那家不同意,双方较上了劲。这件事张冉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便把事情经过搬上了微博,征求关注着微博的辖区百姓们的意见。果然人多力量大,大家在微博上七嘴八舌地留言,出了不少好主意,张冉把众人的建议一归纳综合,找到了一条能兼顾双方的解决之道——铺上防滑毯,雪后再撤走。这样既防了滑,又不至于将漂亮的瓷砖地破坏,而且成本低廉——那块防滑毯是张冉联系的一家商场的废弃物,免费!

      张冉甚至还利用网络为辖区内那些小本买卖、不舍得在消防器材上花钱的商户团购了一批价格便宜的灭火器。说来也巧,灭火器刚买来不久,一家快餐店就着火了,刚到货的灭火器立刻派上了用场,周边店铺也马上增援,一共六支灭火器赶在消防车到前将火势控制住了。快餐店小老板事后拍着心口后怕地说,幸亏张警官帮我们团购了灭火器,咱这片都是旧房子和老化电路,一着起来就是火烧连营,要没有灭火器,那损失可就大了!

      2013年,由于在社区民警岗位上的出色业绩,张冉被提拔为劝业场街派出所副所长。走上了领导岗位,张冉也把 “互联网警务”理念推广到了全所。如今劝业场派出所里的年轻民警全部开通了自己的“微信警务室”,并制作了微警务联系卡,群众只要一扫卡片背面的二维码,就可以用微信和自己的社区民警沟通。所里的治安管辖区域基本上做到了互联网全覆盖,既方便了群众办事,又提高了全所民警的工作效率。

      而张冉又琢磨上了:网络全覆盖是做到了,但是不爱上网的老年人怎么办?他们最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治安防范宣传可不能把他们落下。老年人通常爱看戏,那就请他们看戏。张冉组织所里民警自编,拍摄微电影放在网络上,排练微话剧到老年协会和小区里专场演出,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宣传普及当前突出的电信诈骗犯罪的识别及防范知识。张冉还亲自上阵,在微话剧里扮了个诈骗“大师”,演得活灵活现、谐趣十足,逗得大爷大娘们前仰后合、笑出了眼泪,对电信诈骗犯罪的警惕和防范意识,也就伴随着笑声在老人们心里扎下了根。

      2017年,张冉到社区参加清理时,无意中听到居委会主任说起社区一位刚考上大学的学生李润泽家里没钱交学费,他听完了后详细了解了这位学生的家庭情况,李润泽10岁时父母离异,一直跟着父亲生活,父亲李广波原是一名退伍军人,因户口在安徽无法在天津办理低保,且身体有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靠打工维持生活。李润泽以644分的成绩考上天津大学自动化系,但是每年7000多元的学费让父子俩发了愁,第一年的学费还是父亲李广波找以前部队战友借的。这么优秀的孩子决不能因为学费而辍学,张冉当即决定用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的奖金全部资助给李润泽当做四年大学的学费,让孩子无忧无虑地完成本科学业,李润泽父子听到这个消息感动得流下泪水。

      20多年的光阴倏忽而过。劝业场老街的模样已经今非昔比,老人们逐渐离去,孩子们一茬茬长大,而老街居民们眼里那个曾经青涩腼腆的“小张警官”,已一变而为如今沉稳干练的“张所”和“张教导”。老街上居住多年的人们,看得见的是“张所”20多年来的一路成长和付出;看不见的是他额上新添的皱纹、鬓角初生的白发,和心里那许多不为人知的累。

      变化的是年龄和职务,而不变的是那份永远 “装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初心。

      清楚地知道这一切的,惟有他的妻子。

      她叫朱慧明,南开大学毕业的法学硕士,天津市南开区某单位纪检室主任,论学历论职务,都毫不逊色,却在工作同样优秀的同时,支撑起了这个三口之家的多半个天。

      那年,她挺着大肚子,又一次独自从医院做完产检回来,满心内疚的张冉把一件后背印有“警察”俩字的警用多功能服披在了她身上,柔声说:“记住啊,你是光荣的警嫂。”

      这句话和“警嫂”这个名字从此刻在了她的心上。

      当还在月子里的她,独自陪着刚刚出生的女儿度过冷清寂寞的第一个春节时;当半夜孩子发高烧,而张冉还在执行任务,既联系不上,也压根不知道上哪去找,她只能独自抱着孩子摸黑拦出租车赶往医院时;当忙碌的工作令她实在抽不开身、只能请七旬高龄的老父亲帮忙接送上幼儿园的女儿时;支撑她、令无助的她心里升起暖意的,都是这句话。

      她知道,像她这样在幕后牺牲奉献着的警嫂,和像张冉这样默默无闻、忠实履职的人民警察,在全国,数不胜数。

      因为,她有个名字叫“警嫂”,而他的名字是“人民警察”!




    原文链接:http://www.tjcaw.gov.cn/rw/cazx/tjcaw-iicezzrq453891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生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民生资讯网 msz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39793号-20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北京国信涉农资讯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